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

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,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!请手机访问:wap.cnki.net

节点文献

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

 

摘要:数学家华罗庚说过:“自学,就是一种独立学习,独立思考的能力。”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,自学能力培养最能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。因此,自学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。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,须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,授予方法,并通过反复实践加以强化,形成能力。有了这种能力,学生要终身受益,还必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。
关键词:小学数文 自学能力
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明确提出:“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,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。体现了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“先生的责任不在教,而在教学,而在教学生学。”“教是为了不教。”因此,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
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,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,学习就会积极主动,学得轻松而有成效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、主动钻研,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。为此,在教学过程中,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兴趣。
提出问题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古人云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,教师不妨应因势利导,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自学动机。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快乐,从而提升学习兴趣
二、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
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,便能敲开学习成功的大门。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在学习的初始阶段,教师应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,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,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的兴趣,引导学生理解自学的重要性。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自学书中的例题,完成题后的练习,养成在疑难处做上记号的习惯,以便与同学或老师交流。在自学中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再慢慢由课堂自学迁移到课前自学、课后自学。
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,好习惯终身受用。学生不仅要有自觉自学能力,更主要把这种能力形成一种习惯,把自学当作每天的必修课,这样学生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新知识。新课标要求:“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,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。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、认真思考的习惯,预习和复习的习惯,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,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,勤动笔的习惯。因此,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,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,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,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,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。
任何的习惯的形成,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。所以,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,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。此外,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同学,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,使同学的学有榜样,赶有对象,从而促进同学们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。
三、强化学习动机
自学是一种个体的、自觉的活动,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。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。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,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,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,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,获得成功的体验,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。
四、进行学法指导
古人云“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,授人以渔,终身受用不尽。”教师不仅要使学生“学会”,而且要“会学”。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,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。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、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。学生通过“学法”到“仿法”最后能“创法”。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,从简单到复杂,从课中到课外,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。教师只有这样教学,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,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。例如: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,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。 平行四边形面积=底×高
三角形面积=底×高÷2
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,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。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。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,自学知识更快速、准确。
五、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
《新课标》指出:“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,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,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,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”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,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,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。因此,教师应大胆放手,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,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,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,提高学习效率。自学是一种实践,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。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,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。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。例如,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。要优化课堂结构,改变传统的满堂灌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。 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,要做到胜不骄、败不馁。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,树立必胜的信心,明确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。
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调动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,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、生动、全面、和谐、充分的发展。教师要致力于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,帮助学生不断总结、改进以致引导他们自觉运用学习方法,使学生主动学习,主动探求,学习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,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  • 【点击频次】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