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

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,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!请手机访问:wap.cnki.net

节点文献

小学中高段群文阅读内容选择及实施策略浅析

 

摘要:该篇文章首先提出群文阅读的时代性和紧迫性,依托作者自身的教学过程和经验,首先分析了群文阅读的内容如何选择,从内容的一致性、表达角度的相同性和阅读内容的相对性进行选择。同时,作者也提供不同的策略以供参考,如充分展示群文阅读的优势;将枯燥的问题开展的灵活有趣,从而提高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;将群文阅读与生活密切相连,达到群文阅读生活化、习惯化。最后,作者提出希望,也是作者接下去的目标。
关键词:群文阅读;内容;策略
“群文阅读”是近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,它是教师选择教学资源材料、学生阅读、师生多元交流的一种形式。它既是对传统阅读形式的一种传承,也是一种补充。只有当教师正确地认识群文阅读的本质,准确定位群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位置,才能让群文阅读真正发挥其优势,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重要内容。?
语文教师应将推进孩子阅读作为自己的份内职责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,随着识字的增多,不仅具备了阅读课外书的条件,而且也产生了阅读课外书的愿望。因此,我们在教学的适当课文时,可将同一作者或节选自的整本书推荐给孩子,做专门的阅读先导课,激发阅读兴趣,交给阅读方法,做孩子阅读的引领者。
一、群文阅读内容的选择
1、文章的选择注意内容的一致性。?
着眼于描写对象的一致性来进行选题会收到什么效果呢?比方说我们把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《少年闰土》《詹天佑》《文天祥》等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品析。学生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人,除此以外,还会知道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心理等来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,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等。当学生学会如何来学习写人的文章时,这种方法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读书生涯,甚至融入到写文章中去。[1]
2、文章的选择注意相同的表达角度。?
我们把《庐山的云雾》《四季童话》等文章放在一起阅读,会发现它们都主要运用了拟人、比喻、排比等修辞手法,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些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。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习作中的恰当运用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,如果在短时间内广泛涉猎,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相信他们对这些修辞一定不会陌生。
3、文章的选择可采用相对性内容。?
有时,我们为了进行区分一些共性之外的个性特点,需要进行比较着阅读,也许会更有意思,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。将《少年闰土》《中年闰土》等文章放在一起,学生会品析到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形象差别很大。将《火烧云》和《海上日出》等放在一起,学生会感受到同样是大自然—天空却因时间不同我们观察到的景象也大不一样。这样的选题让我们在“同”的前提下学会求异思维。
二、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
(一)精心构思,让群文优势充分显现。[2]
1、以学生阅读视角为线索进行组合?
当教师选择的群组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时,他们有往下读的强烈欲望;读完以后,他们又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。我认为,尊重儿童的阅读视角,选择儿童有阅读兴趣的文章应该成为群文组合最为重要的线索。
2、以议题的多元探究为线索进行组合?
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只有倡导多元化的主题探究,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,迸发多彩的灵性,唤醒潜在的生命意识,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,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,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,最好有一定的结构,以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。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,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、分组递进式、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,有效呈现文章。
(二)合理设计,让群文问题异彩纷呈。
1、多种方式让问题不再无趣。
群文阅读教学,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,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、浏览,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,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。如教学略读课文《开国大典》的群文阅读,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: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课文,可以一句一句地读,一段一段地读,一目十行地读,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壮观的场面,把自己的感受用词语记录在课题的旁边;再读课文时提出要求:我们知道了典礼开始前,会场上盛况空前;典礼举行时,场面极其热烈庄严,阅兵式高潮不断;典礼结束后,群众游行,光明充满北京城。请大家用三分钟时间浏览课文,可以跳读、扫读,把表现这些特点的句段画下来读一读,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。
2、带着问题阅读并整合信息。
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,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,整合信息。群文阅读教学时,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,设计比较性、迁移性、冲突性等问题,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,培养学生重整、伸展、评鉴、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。?
在执教“语言的艺术”群文前,我将教学中心目标预设为两点:一是单元学习迁移,引导学生从课本到课外的广泛阅读;二是方法中心,通过几篇文章不同的表现语言艺术的手法,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艺术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效果。于是,我选择了《语言的魅力》、《周恩来妙语趣答》、《信》,这几篇文章在承接单元文本学习的基础上,又有心得突破点,巩固孩子对这类文章的序列化认识,从而达成课前预设的目标。
3、学会带着问题质疑讨论。
群文阅读教学,不同体裁、不同表达形式、不同语言风格、不同作者的文章,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,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,难以全面理解,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,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,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、提出自己的问题、和同学进行讨论。
(三)积极拓展,让群文与生活联接。
1、目标整合,生活阅读。?
“群文阅读”阅读量的增加,决定了不能再以传统单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作为目标,而应对原来的具体、细化的目标,做必要的整合。在整合传统单篇文章目标的基础上,增加基于“群文”的目标,使群文教学的功效充分显现出来。
在整堂课的教学中,由于教师对阅读的要求、问题设置都较概括,学生与教师抛开了传统课堂的目标、问题压力,沉浸在文本中,学生阅读效果反而更佳,阅读收获巨大,课堂闪光点频现。?
2、拓展认知,感悟主题。?
群文阅读较单篇阅读,其最大的优势,就是突破了传统阅读文章形式、主题等单一,不易让学生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,进行拓展性阅读,丰富对主题的认识,更全面地认识阅读教学的主题的局限。而充分利用好群文阅读的这一优势,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、生活化阅读的方法,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(对主题认识、写作方法等),使认识与方法形成序列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,我将群文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,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,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。以后我将不断探索,争取在群文阅读方面更进一步。我相信,学生有了群文阅读所扎下的根,又有生活中的体验,不久的将来,他们必将结出累累的果实。
参考文献:
[1]魏刚、群文阅读的多文本选择[Z]、《中国校外教育旬刊》,2013,http://xueshu、baidu、com/s?wd=paperuri:(ad637e06c73bd4e156f1abed0500a1f2)&filter
[2]张红霞、浅谈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文应用策略[Z] 、《教育现代化:电子版》2015(21),http://xueshu、baidu、com/s?wd=paperuri:(b1009692f5e4bec7471bf1958694a5cc)
  • 【点击频次】5